人文艺术学院网络教学优秀案例(陈正勇)
日期:2020-04-08 11:47:46       作者:人文艺术学院

    

 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强化教学互动是上好网课的基础

      一、基本情况

  根据学校网络教学方案,陈正勇承担了公共基础选修课《美学》(45人)和公布必修课《应用文写作》2个班(112)的教学任务。为了深入推进学校公共课改革,尤其是学院承担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改革项目,结合课程教学大纲,采取PPT录屏生成视频的网络教学模式,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同时,教学过程中还通过手机微信群、学习通双渠道适时发送学习要求,努力通过学习通手机端和电脑端超星平台与学生进行讨论、作业等各环节的互动。教学设计上,注重网站章节页面内容、PPT内容、视频(音频)内容的协调与补充,注重作业、讨论话题、抢答等内容与学生学习内容的紧密结合。

  二、探索与创新

  网络授课有利有弊,利在网络资源发达,信息传递快捷方便,居家隔离期间,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反而有所提升;但人文类课程强调互动,在线互动的效果较之课堂授课有很大差异,容易出现两极化现象,活跃的格外活跃,消极的更加沉默,此外还难以把握学习者的状态甚至可能不容易把握是否其本人。此外,网络教学统计反馈准确及时的优势突出,但是每种类型课程差异很大,目前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课程,很多老师难以实现灵活多样的活动。网络教学的抢答、选人功能相比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教师也要注意控制量、注意学生的学习快慢的差异性,尽量做到每个环节的安排都要公平。通过抢答、选人、讨论、作业等丰富的形式,发挥线上教学的互动迅速及时的优点,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教学效果

  从网课建设到网络教学环节安排及把控,都是从无到有,不断探索。长期的疫情给正常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教师与学生无法进行当面交流,教师的个性化的东西无法给学生以感染,影响了教学效果。但网络教学的全面实施,也促进老师在面临新的形式、新的教学要求,尤其是教学信息化深化的新挑战,不断投入到学习网上建课的大潮中。作为一名教普通教师,也充分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一点一滴学起到目前能比较熟练的线上授课和管理班级学习,同时感受到线上授课带来的成绩统计的便利。总体而言,目前的我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但各方面都在努力,不停学习新的技巧。从我两门课使用的签到、抢答、讨论、选人、作业、章节测验自己章节内容的任务点设计来看,无论是单个环节的设置还是多环节的交叉安排,都很有讲究,既要确保有效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检验学习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任务、网络环境、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效果方面,无论是从章节测验、抢答、讨论还是作业来看,在基础知识部分效果都很好,只要时间安排、量的设计、互动频次把握适中,学生对此都很满意。

  

  陈正勇老师在授课

 

  内容充实的网站章节内容

 

  逐渐丰富的教学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