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下午,人文艺术学院在上川路校区文博楼438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古典诗词的四大特点”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第五届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特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笑一担任主讲,人文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姚惠兰主持,学校师生60余人参加。

讲座中,方笑一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生动的讲解风格,系统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区别于其他古代文本的四大核心特质——丰富的情感表达、精致的语言形式、深厚的人文内涵与多样的文人意趣。他指出,古典诗词虽文辞凝练,却能承载千回百转的情感、严谨精妙的格律、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陶渊明、白居易、李商隐、苏轼等历代名家的作品,正是这四大特点的集中体现。

在具体解读环节,方教授结合经典诗作与文献史料,层层深入展开分析:情感表达层面,剖析古典诗词中 “文本内容与实际情感表达的张力”;语言形式层面,详解格律诗在对偶、押韵等方面的严谨规范;人文内涵层面,挖掘诗词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与思想脉络;文人意趣层面,展现文人雅士在琴、茶、酒等生活场景中的精神追求,同时分享了文人自己,文人与文人之间的趣味文献,让听众直观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此外,方教授还延伸解读了唐宋词中的心理描写艺术,揭示了古典诗词刻画人物心理的独特手法。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旁征博引,方笑一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解风格将深奥的学术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现场氛围轻松热烈。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围绕古典诗词的情感解读、格律运用、AI工具的使用以及诗词创作中的用典等问题与方教授深入探讨,方教授逐一耐心解答,既回应了同学们的疑惑,也拓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

此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系统领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情与传承自觉,为“学术活动月”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供图: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