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现代主义理论创始人王建疆先生应邀开展学术讲座
日期:2023-06-15 16:30:20       作者:马晓红

  2023年6月12日晚上7点,国际知名学者、别现代主义理论创始人王建疆先生应邀为人文艺术学院师生开展了主题为“别现代主义理论与话语创新”的线上学术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别现代主义与别在西方;什么是话语创新;为什么要进行话语创新;如何进行话语创新。讲座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把高深的前沿理论变成了通俗话语,启人心智,听众受益匪浅。

   

  讲座从别现代主义理论的产生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揭示了话语创新背后所具有的社会形态、思想意识的深层原因,展示了推动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哲学与美学研究范式整体转型的机制和路径,体现了别现代主义理论的宗旨:区别真伪,坚持真理,在真理与立场之间达到有机统一。  

  王建疆先生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博士点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所所长、美国佐治亚州西南州立大学“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CCBMS)荣誉主任兼学术顾问、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国际人机互动大会(HCII)理事。

  别现代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创始人将本土话语再造与全球理论创新结合起来,在“转型中国”的“始源性问题”上提供了“学术公器”,使得地方性的区域性的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理论热点。如区别真伪、跨越式停顿、时间空间化、生命股权等话语创新,不仅推动了我国的理论原创,还引发了西方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话语创新,如中国作为世界哲学四边形之一边的站位理论和别现代主义与世界哲学时刻理论等。而且,其区别真伪现代的理论(the theory of deep distinguishing)被国际人工智能大会连续3次确定为大会的主题之一。学界普遍认为,王建疆先生的别现代主义已成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模范。

  别现代主义理论是在2014年底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中俄高层文化论坛上正式提出的,甫一提出即迎来中外学者的惊呼和赞许,以至主办会议的中央编译局领导表示要将别现代主义理论推向全球。而美国和欧盟的大学捷足先登,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自主主动成立别现代研究中心CCBMS和CBMS,研究别现代主义理论,传播中国文化,使得“走向世界”“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口号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稀有学术事件。

  下图为欧盟成员国斯洛文尼亚普利莫斯大学别现代研究中心(2019)的徽标,除了小小的外英文字母,大大的汉字“别”处于徽标的正中心。中国的术语传入西方并被广泛接受,这在当今是不多见的。

   

  下图为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的别现代研究中心及艺术工作坊。

   

   

  供图:张艳,马晓红